大家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,不僅傳業(yè)授道解惑,而且為人師表率先垂范,成為學生們學習做人的榜樣,備受歡迎和尊重。在咸陽市稀有血型者協會中,就有這樣一位教師,禮泉高中教師陳保利。
陳保利是禮泉縣史德鎮(zhèn)人,大學文化,從教二十年來獲得過不少榮譽,但他除了教師最自豪的身份就是志愿無償獻血者,至今已11次獻血4200毫升。
在咸陽眾多無償獻血者中,獻血數萬毫升的人大有人在,但陳保利老師是一位稀有血型者,這就令人肅然起敬了。稀有血型者又被稱為熊貓血,在漢族人群中僅占千分之三。陳保利老師是在2010年7月第一次獻血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的。
關注無償獻血,參與無償獻血。作為一名教師,陳保利覺得自己更應該率先垂范參與無償獻血公益事業(yè),救人生命。從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后,不僅積極加入稀有血型者協會,還定期參與無償獻血,希望臨床稀有血型患者早日輸血手術康復。
愛心可以傳遞,還能感染更多人奉獻愛心。陳保利老師的愛人李青在禮泉縣皇甫中學教書,也是一名志愿無償獻血者。在他們夫婦的帶動下,好多同事和親朋好友都前往禮泉中心廣場獻血點參加了無償獻血。陳保利夫婦還在工作之余給學生們普及無償獻血知識和法規(guī)政策,鼓勵他們長大也參加無償獻血奉獻愛心。
前不久,咸陽市稀有血型者秋季聯誼會在鄭國渠旅游風景區(qū)舉行,陳保利夫婦應邀參加,在這個愛的大家庭里,感受生命的奇跡,分享奉獻的快樂,其樂融融。陳保利說,19歲的兒子考入了陜西理工大學,也成為了一名志愿無償獻血者。
(特約通訊員 于國良 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