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病,皮膚表面出現針尖大的紅點兒,一片片的紫紅色痕跡,鼻腔和牙齦還嘩嘩冒血!最可惡的是,它們還常組團出現在寶寶身上,這就是兒童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。
一些生物因素(病毒、細菌)、化學因素(某些藥物、苯)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,使血小板被破壞、減少。
如果身體缺少血小板會怎樣呢?
血小板減少后很容易引起皮膚粘膜出血,若是進行手術治療的話,很容易出現大出血的情況。如果不能及時治療,會出現胃腸道大出血、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、心肌滲血致心律失?;蛐奶E停等嚴重后果。
重要又厲害的血小板↓↓↓
- 血小板的來歷 -
很久很久之前,血小板被認為是沒什么功能的碎片
1882年意大利醫(yī)師J.B.比佐澤羅發(fā)現這群碎片與凝血有關
人體最小血細胞正式被認可,并命名為血小板
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,約一半以上在外周血循環(huán)中,其余在脾臟中,并在兩者之間相互交換。 當血管破損時,血小板受到損傷部位激活因素刺激迅即發(fā)生變形,凝聚成團,形成止血栓,起到初級止血作用,接著在它所釋放的不同因子的綜合作用下,數分鐘內完成了一系列酶促生化連鎖反應,使鄰近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變?yōu)槔w維蛋白,形成一個堵住傷口的“纖維墻”,它是使血小板凝塊與血細胞纏結成凍膠狀的血凝塊,過幾天就形成了痂。 疾病、創(chuàng)傷和放療、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都會導致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,如果沒有充足的血小板提供,可想而知有多少病患將陷入險境。無償獻血是提供血小板的唯一來源。 血小板這樣捐獻↓↓↓ 結果:除血小板以外其余成分再輸還給獻血者。 雖然捐獻全血也是提供血小板的方式之一,但是全血里含有的血小板很少,假設一個患者需要1個治療量的血小板,可能就需要10~12個捐獻全血者所集合的血小板才夠用。 捐獻機采血小板的話,一個獻血者一次就能捐獻出1~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,不僅有利于血小板的配型,更能減少輸血反應,提升治療效果。
(特約通訊員 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