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么?
幸福就是住在寬敞明亮的房子里
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
臉上洋溢著笑容
……
改革開放40年
三原縣嵯峨鎮(zhèn)大盤村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
讓群眾收獲了從“面子”到“里子”的幸福感
房子、路子、車子見證“面子”發(fā)展
大盤村坐落在三原縣西北60里處的嵯峨山下,2002年之前,全村95%的群眾居住在溝壑中的窯洞里。60歲的村民寇新平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感慨萬千:“每逢下大雨,我們都不敢睡覺,就怕有個啥意外?!?017年,大盤村與小盤、官莊、楊家山合并,組成全新的大盤村,由22個村民小組組成,共有2640人。
2002年,大盤村開始陸續(xù)搬遷。從昏暗的土窯洞到寬敞明亮的磚瓦房,再也不擔心刮風下雨;從隨時停電、吃水靠拉到燈火通明、家家都有自來水,全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。
要想富,先修路。2008年,大盤村開始基礎設施建設;2017年,寬5米、總長6公里、投資300多萬元的水泥路全部鋪設完畢。今年69歲的李金有每天都會在村里溜達鍛煉身體。提及道路變化,他回憶說:“1983年臨近春節(jié)的那場大雪,使得全村封路,無法趕集買年貨?,F在好了,路修好了,不怕下雨下雪,方便得很?!?/p>
車子越跑越快跑出幸福軌跡。2010年,村民李樹良買了一輛面包車,這是全村的第一輛私家車。8年時間,全村的私家車達到了30余輛。從二八自行車、電動車再到私家車,從架子車、三輪車再到旋耕機等,車輪越跑越快,印證村民幸福生活的軌跡。
產業(yè)、書屋、娛樂積淀“里子”厚度
產業(yè)發(fā)展助力脫貧。走進嵯峨山李建平生態(tài)土雞合作社,貧困戶姚廣文正在雞舍里忙碌著。遭遇生病、離婚等家庭變故后,在政府的幫扶下,他以5000元的扶貧專項資金入股該合作社,并在合作社打工。除了年底分紅外,他還有每個月600元的收入。
要脫貧,產業(yè)發(fā)展是關鍵。大盤村積極進行產業(yè)結構調整,大力推廣核桃、花椒、蘋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?,F在,全村種植核桃5000畝,年收入約300萬元;蘋果500畝,年收入約50萬元;花椒3000畝,年收入約200萬元。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。依托嵯峨山旅游資源和“洪楊路”的便利交通,大盤村積極發(fā)展農家樂,經過幾年的摸索,已從簡單的農家飲食發(fā)展到以吃飯、住宿、休閑、娛樂等一體的特色產業(yè),年產值營業(yè)額300萬元以上。
智慧書屋“傳經送寶”。農業(yè)科技、種植養(yǎng)殖、醫(yī)療健康……10000余本的書籍整齊有序地放在大盤村4個農家書屋里。自2009年建設開放以來,村民的借閱次數也從以前的極少次到現在的每月300余次。64歲的蔡克營就是資深讀者,一有空他就會來書屋。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說,現在有這樣的好機會,他很珍惜?!巴ㄟ^看書,也掌握了很多養(yǎng)殖常識?!辈炭藸I說。
文娛活動豐富精神生活。文明習慣是基礎,文化活動是載體。秧歌舞起來、廣場舞跳起來……傍晚時分,大盤村村委會廣場熱鬧非凡。忙完了一天的活計,姚愛茹都會和姐妹們在這里歡聚。打開音響,跟著節(jié)奏,她們盡情跳起來。
今年55歲的姚愛茹是村里的能行人,開商店、辦農家樂,樣樣在行。日子富了,空閑時間多了,看書、跳廣場舞豐富了她們的精神生活。“以前吃飽穿暖就是幸福,現在生活好了,精神上也要有追求,從內到外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?!币廴阏f。
改革開放40年來,大盤村取得令人驚喜的進步。先后榮獲“省級衛(wèi)生村”“先進黨支部”“先進集體”等榮譽稱號??粗遄尤招略庐惖淖兓?,村黨支部書記蔡小紅倍感欣慰。談及未來發(fā)展,蔡小紅信心滿滿地說:“現如今,各項惠民利農政策落地生根。村民的錢袋子鼓了,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。下一步,我們將進一步發(fā)展林下經濟和旅游產業(yè),帶領鄉(xiāng)親們趟出更多的致富路子?!?/p>
(特約通訊員 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