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2日-19日,“紅脈傳薪,綠韻興鄉(xiāng)”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旬邑縣馬欄鎮(zhèn)、土橋鎮(zhèn)與湫坡頭鎮(zhèn)開展鄉(xiāng)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。
青春實踐映初心,馬欄故事薪火傳。實踐團前往馬欄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,重溫陜甘寧邊區(qū)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,深刻感悟先輩們艱苦奮斗、不畏犧牲的偉大精神。學習結束后,成員們主動拿起清潔工具,俯身清掃革命舊址院落內堆積的落葉,以實際行動維護革命圣地的整潔環(huán)境。實踐團成員更將學習所得轉化為服務力量,熱情洋溢地為游客講述馬欄的光輝歷程,既深化了自身理解,也助力紅色文化在游客心中扎根發(fā)芽。
彩剪舞動幻千形,師生共續(xù)非遺情。實踐團前往旬邑非遺文化館參觀以庫淑蘭為代表的旬邑彩貼剪紙。展廳內,色彩絢麗、構圖獨特的庫淑蘭剪紙作品令學子們嘆為觀止,深切感受到傳統(tǒng)藝術的深厚底蘊與蓬勃生命力。同時,實踐團特邀請彩貼剪紙技藝傳承人趙金娥老師現(xiàn)場傳藝。趙老師手持紅紙與剪刀,邊示范邊講解,彩剪翻飛間,栩栩如生的圖案躍然紙上。成員們在趙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,從折疊到落剪,親身體驗剪紙技藝的奧妙,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。
校地攜手筑新基,述史啟智童心燃。實踐團代表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與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舉行了“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”授牌儀式,并開設了愛國教育課、科技啟蒙課、趣味實驗課與戶外體育課等暑期小課堂。這些課程如同一座座橋梁,既延續(xù)著紅色基因的傳承,也搭建起連接校園與世界的通道,為孩子們打開更廣闊的視野,更讓這場校地之約在實踐中愈發(fā)深厚,為同學們的未來埋下充滿期待的伏筆。
快門輕響遞溫暖,笑顏新印慰耄年。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為鄉(xiāng)村老人拍照。拍證件照時,細致入微,確保每一張都符合規(guī)范要求;拍攝生活照時,則化身親切的陪伴者,捕捉老人們自然流露的歡顏與溫情瞬間。這次拍攝服務,精準觸及了鄉(xiāng)村高齡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不便。鏡頭內外,年輕身影與銀發(fā)長者之間的溫暖互動,無聲詮釋著敬老愛老的時代風尚,為寧靜鄉(xiāng)村繪就了一幅充滿溫度的人文圖景。
本次實踐活動傳承紅色精神,堅定理想信念;弘揚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增強文化自信;賦能鄉(xiāng)村教育,啟迪未來希望;踐行敬老關懷,傳遞社會溫暖,彰顯了新時代青年服務鄉(xiāng)村、貢獻社會的責任與擔當,為旬邑縣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新的青春活力。
(責編:李璐 審核:韓芳 簽發(fā):呂驥)
video